通知公告

工勘院先进人物郑颖悟同志事迹

发布日期:2016-10-17     作者: 综合管理部     浏览数:5    分享到:
技术与责任并行为政府担责、为社会服务
尊敬的各位领导,同志们:
    大家好!我叫郑颖悟,1982年出生于关中平原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,200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,同年8月进入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地灾工勘中心工作。经过自身多年的努力和陕核工勘平台的支持领导的信任,我从一名普通的一线技术员逐渐成长为院中层干部,现任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院长助理、院团委书记兼地灾评估一公司经理;并于2011年7月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    十年来风雨兼程,十年来不忘初心。今天,我站在这里,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自己,更是陕核工勘八十余名一线技术人员。在院“诚信、优质、高效、安全”经营理念和“共享、互助、进取、敬业”精神的引领下,我们八十余名一线技术人员不畏艰辛,勇往直前。无论是在震后的残垣断壁,还是洪水过后的满目凄凉,抑或是滑坡救援现场的断壁之上,都能看到我们陕核工勘人的足迹。陕核人不畏艰险的精神和严于技术的工作态度,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,也获得了无数的荣誉。
    今天,我站在这里,过往十年的工作中的点滴片段,如同电影屏幕一般,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。诚然,我们做的每件具体的事情琐碎又平凡,但正是这些平凡而微小的事情,铸就了我们陕核工勘人的精神。我希望把其中一些刻骨铭心的瞬间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    那是2008年一个普通的冬日,但那个冬天却并不平凡。2008年1月10日起,我国多个省份出现大范围的低温,雨雪、冰冻等自然灾害。1月13日,西安的天空稍稍有点放晴,我低着头在电脑前忙碌着,偶尔抬起头望望窗外,计划着晚上的活动。突然,一阵急促的脚步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。领导径直走到我的面前说:“刚刚接到延长石油南区勘探指挥部的电话,委托我们对甘泉集输污水处理站建设场地滑坡进行勘查设计,时间紧任务重,你们几个现在就收拾仪器和设备准备出发。”当时的我内心有一万个不情愿,但是出于对工作的负责态度,我们几个还是出发了。
     当天下午我们带着钻机赶到了甘泉县一个偏僻的山沟里,在项目工地附近找到了一孔窑洞住下,稍作休整又来到项目现场进行了踏勘。陕北的冬天,天黑的格外的早,等我们回到窑洞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,当晚安排了第二天的工作,我们早早休息了。在一阵鸡鸣声中,我起床了,当我推开窑洞门,走出窑洞时,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,真是“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,银装素裹、分外妖娆”……美景如斯,我却无心欣赏。摆在我们眼前的任务是大雪封山,我们的钻机如何才能到达山顶的预设孔位,工期紧、任务重,由不得我们半点怠慢。
    在跟机长沟通之后,我们决定把钻机拆掉,一件一件的扛到山顶,然后再组装。但是此时的山村里连一个青壮年都找不到,没办法,只能我们两名技术人员和三名钻机师傅一起扛了。此时地上的雪已漫过我的脚面,我们五个人一根一根钻杆,一个一个钻头、机架,柴油机,步履蹒跚,一件一件的从海拔1460m,抬到海拔1540m,一次一次的摔倒,再爬起来,就这样一次一次的尝试,待到夜幕降临的时候,我们终于将几千斤的钻机树立在了山顶的预定孔位。
   完成任务后,我们几个人瘫坐在雪地里,抓一把雪塞进嘴里,心里满是成就感,终于可以开机了。此时困难又降临了,水,没有水怎么办?离我们最近的水源直线距离500多米的山脚下,没有别的办法了,只有我们去一桶一桶的抬了。20天的野外奋战工作中,零下十七八度的恶劣环境下,我们天天站在几十公分厚的雪地里,凛冽的寒风呼呼的吹在脸上,像刀割一样。经过一整天刺骨寒风的洗礼,脸部都已经失去了知觉,晚上钻在被窝里,僵冻的脸慢慢的恢复知觉,“挣巴挣巴”的疼,大半个晚上不能入睡。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,我们坚持了近一个月的时间,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,并圆满的完成了任务,得到了业主的赞许,也为后续的项目奠定了基础。
    这是一个夏天的夜晚,也是陕西汛期的夜晚。2010年7月23日晚8时至7月24日上午12时,山阳县遭遇百年一遇强降水袭击,引发大量山体滑塌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,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。7月25日,我们部门接到山阳县国土资源局的请求,希望我们能对山阳灾后地质灾害排查提供技术支持。
    接到请求后,我们立即组织技术人员,于25日下午赶赴山阳县,简单与国土局相关领导沟通后,随即赶赴受灾严重的高坝镇。由于高速公路被洪水冲垮,我们只能顺延河道边的乡道缓慢行驶,司机师傅紧张的驾驶着,一方面躲避着被洪水冲垮的河堤,另一方面还要警惕着山顶滚落的孤石,车辆行驶到距离排查现场约10km的地方,车停了下来。眼前的一幕震撼了我们:原先顺着山脚修筑的混凝土道路被整体向河沟推移了两三米,而且路面已经发生了严重破坏,车辆已经无法通行了,我们只能步行进山了。
    背起背包,顶着炎炎烈日,在闷热的空气中我们顺着被冲毁的道路艰难的“爬行”着,一面小心着脚下,以防采空滑落水中,一面注意着侧面山体上随时滑落的孤石,我们一步步艰难的奔赴目的地,路途到处是洪水过后留下的狼藉和凄凉,倒落的树木、堆积的泥石流、冲毁的道路、半壁民宅等等,让人心惊肉跳。
    经过2个多小时的艰难“爬行”,我们到达了受灾最严重的桥儿沟,当我们顺着沟口的堆积物爬进的时候,眼前的一幕让我至今无法忘记,远处两个山体已经完全滑落,整沟被滑坡的堆积物抬高了两三米,山脚下孤零零的矗立着几处塌落的民房,四处散落着一些日常用品,有衣物、锅碗瓢盆、遥控器、还有课本,还有刚刚祭祀留下的香烛。这次洪水灾害中桥儿沟滑坡造成6人死亡、18人失踪、3人受伤,10户53间房屋被毁。
怀着沉痛的心情,我们认真查看着周边山体的状况,书写着技术报告。就这样,我们在五天多了时间里,步行100余公里,为山阳县排查了高坝、银花等六个乡镇。
2008年5.12“汶川地震”我们在这里;
2010年4.14“玉树地震”我们在这里;
2010年7.23“山阳洪水”我们在这里;
2013年7.11“延安暴雨”我们在这里;
2015年8.12“山阳滑坡”我们在这里;
2016年,陕核工勘院作为对口安康市、汉中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,我们依旧在这里。
灾情就是命令,无论前方有多危险多困难,陕核工勘的技术人员都会依然前行,坚强面对。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信念:我们冲在前方,后方的百姓和家人就能安居乐业。
    有哲人曾经说过,人生没有草稿,每一篇都是正文。我觉得,十年的工作经历,让我对地灾防治工作累积了深厚的感情,我的人生理想已经和地灾防治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。过去的荣誉离不开领导的鼓励,同事的帮助,家人的支持,感谢我身边的每一个人。面对下一个十年,我会一如既往保持这份安于平凡、勇于进取、乐于奉献的心态,走好未来的每一步。谢谢大家!
上一篇: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、使用和管理的规定 下一篇: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